第一版
【主題教育】讀書班第二期:李江書記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
5月4日上午,學校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干部讀書班(第二期)。校黨委書記李江主持并領學“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校領導班子成員參加學習。
李江書記結合“兩個大局”,從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主題、深刻領會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深遠影響、深刻領會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重大意義等三個方面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李書記指出,把握好報告主題,有助于更好理解和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闡釋了“三個務必”的新要求,分析了從“兩個務必”升華為“三個務必”的內在邏輯,講解了“建黨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件大事的重大意義,深入剖析了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關鍵所在,深入分析了黨找到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李書記結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義,分析了從“一個行”到“兩個行”的發展脈絡,闡釋了通過“兩個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詳細解讀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重點闡釋了貫穿其中的六個“必須堅持”的立場觀點方法。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俞濤在學習交流中講到,調查研究是主題教育重要的學習形式,近日,校行政領導班子一行赴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開展專題調研。本次調研圍繞高??萍汲晒D化、科技人才政策優化、科研產業融合發展、教育數字化轉型等方面,聚焦事關學校高質量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問題,對我校建設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借鑒和政策方略,是學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階段性成果。
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校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朱洪春輔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作學習交流發言。(勞琪)
程園青年共慶五四青年節
5月4日下午,程園青年紀念五四運動104周年愛國主義主題團日暨五四表彰大會在行政樓B301舉行。程園青年代表共計200余人現場參會,萬余人次通過“工程大青年”B站直播在線觀看。
會上,校黨委書記李江號召程園青年,一要堅定理想,讓“國之大者”永遠銘刻在青年心中;二要刻苦學習,讓求知求真成為新時代青年的本領修行;三要勇擔重任,讓實干擔當成為新時代青年的鮮明品質。希望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把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作為畢生追求和努力方向,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李江書記還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青年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委員會融媒體中心”授牌。
大會對一年來榮獲全國、上海市和校內重要榮譽的集體、個人進行了表彰。校黨委書記李江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挑戰杯”等國家級榮譽頒獎;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為市青年五四獎章、市進博會優秀志愿者等市級榮譽頒獎;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門妍萍為“知行杯”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市基層團組織典型通報表揚對象等市級榮譽頒獎;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為“明日科技之星”、陳嘉庚杯、高校團干部示范典型等市級榮譽頒獎;副校長夏春明為高?;盍F委、高?;盍F(總)支部等市級榮譽頒獎;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洪春為校青年五四獎章集體、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等校級榮譽頒獎;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陽為校青年五四獎章個人、優秀共青團員等校級榮譽頒獎。
表彰大會在校管樂團管樂合奏的《飛躍地平線》中拉開帷幕。整場大會分為“學習二十大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永遠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奮進新征程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三個篇章,14個學院的青年代表及團隊進行青春演說,他們以飽滿的精神,弘揚“五四”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充分展現了我校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校友捐贈百萬產教融合發展基金
為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5月6日上午,學校與蘇州伊徠爾特機械有限公司、田中金屬加工(上海)有限公司于松江校區舉行百萬產教融合發展基金簽約儀式。
俞濤校長對蘇州伊徠爾特機械有限公司王洪軍董事長、田中金屬加工(上海)有限公司王鐸霖總經理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企業給予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他指出,應用型高校發展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校企合作能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各自資源優勢。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不斷拓展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提升校企合作能級,為促進產業轉型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會上,俞濤校長向王洪軍董事長頒發捐贈證書。
王洪軍董事長希望以與高職學院前期合作為基礎,深度融入學校教育改革發展,著力探索建立技能型人才評價標準與質量監督體系,扛起應用型人才培養企業方的使命擔當。
會上,雙方共同簽署了捐贈協議。夏春明副校長代表學校接受蘇州伊徠爾特機械有限公司、田中金屬加工(上海)有限公司共計100萬元的教育基金捐贈支票。
高職學院院長鄭樹彬介紹了雙方前期合作的背景。與會人員還就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國際技能大賽、國際項目導入、產品研發設計及技能培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外聯)
學校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5月5日下午,學校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特邀上海市委講師團成員、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暉明來校作題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學習交流》的專題輔導報告,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思想、見行動,在學深悟透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校黨委中心組成員、中層干部、輔導員代表、形勢與政策教師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主持。
張暉明教授從黨的二十大的主題和對過去五年十年的工作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應對“變局”,刺激恢復經濟,推進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轉型驅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產業技術升級,轉向高質量發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與應對挑戰風險六大方面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了全面解讀。張教授結合當前經濟發展,引用經典案例,報告生動詳實、深入淺出,生動講解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幫助大家更為全面地把握新時代、新征程中國事業發展的新要求、黨和國家新的行動綱領。(王雁)
第二版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行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5月6日,學校教育發展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于松江校區行政樓306會議室召開。校長俞濤,副校長夏春明,上海市民政局基金會管理處副處長居文薇,致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我校1984級校友嚴健軍,上海久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我校1979級校友劉小龍,理事會理事、監事會監事等出席會議。
俞濤校長向基金會各位理事、監事、秘書處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并向新當選的理事會成員表示祝賀。同時,他對基金會今后的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要做實、做大、做強基金。要拓展思路、尋找路徑,把主題教育的要求落在基金會的各項工作上?;I資工作要探索新辦法,用足用好上級政策。利用基金會優勢資源助力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二要看住、管好、用活基金。要規范運作基金會,經得起年檢審計和巡視檢驗。要向優秀典型高?;饡W習,通過制定激勵政策,推動基金會穩步發展;三要發揮好基金會的橋梁、紐帶、促進作用。把學校發展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促進學校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合作,推動內部發展與外部資源的有效對接,整合學校力量推動事業發展。
上海市民政局基金會管理處居文薇副處長代表上海市民政局基金會管理處對我?;饡慕ㄔO發展提出指導性建議。她表示,過去六年我?;饡诮M織建設、項目管理、內部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成績顯著,希望基金會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發揮基金會作為慈善組織的重要作用,引領規范發展,依法辦會、規范辦會。
會上,夏春明副校長通報了基金會第二屆監事會選派情況,并主持了會議選舉環節。經監事會選舉,張志剛同志任第二屆監事會監事長,王銳、戴彬任監事。
會議根據上海市民政局基金會管理處《基金會理事會換屆選舉程序》,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負責人。俞濤校長為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頒發聘書。
新任理事長朱蓓作表態發言。她表示,會堅持以德為先,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保證基金會健康合規發展;堅持以學為本,勤于思考,努力使基金會成為有強大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的社會組織;堅持以勤為徑,做到腳踏實地,勤勉履職,讓基金工作跟上學校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陳興杰主持會議審議環節。會議審議通過基金會法人代表變更事宜。各位新任理事就?;饡磥戆l展方向和發展路徑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嚴健軍提出,學?;饡黄苽鹘y模式,向具有成熟運營模式的海外高?;饡W習借鑒,建立靈活機制;同時要堅持學校工科特色,通過專業團隊和機構,做好風險控制,健全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實現基金會的可持續發展。
劉小龍談到,基金會可以以高校集群作為載體,通過資助和合作項目,來推動知識的發展和傳播,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還可以配合政府各項優惠政策,通過提供孵化器、加速器、培訓等支持和資源,促進社會創新和創業的發展。
此次理事會換屆會議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未來基金會將尋找突破口,探索新模式,堅信新一屆理事會一定能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團結一心、開拓進取,遵章守則、科學管理、依法辦會、砥礪前行,譜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新時代新征程的新篇章,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前,舉行了第一屆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理事。俞濤、夏春明為離任理事、監事頒發感謝狀,對他們的辛勤勞動和卓越貢獻表示感謝。
帶教結對老教協、關工委與青年教師“牽手”
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學生學業幫扶工作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關注學生成長,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4月26日,第二屆校老教協和關工委青年教師帶教結對項目及學生幫扶項目工作啟動會在行政樓506會議室舉行,校長俞濤、副校長夏春明出席會議。校老教授協會會長夏斯云、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田信燦、老教授協會副會長陳力華,校老教授協會導師團、黨委離退休工作部、人事處(黨委教師工作部)、工會、教務處、學生處、質量管理辦公室(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相關學院(部/中心)負責人、青年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夏春明副校長主持。
俞濤校長衷心感謝老教授協會和關工委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幫扶學生順利畢業做出的貢獻,并對本屆工作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逐步擴大青年教師結對和學生學業幫扶范圍;二是擴大受惠人數和影響范圍;三是根據不同的學科專業類型,由表及里開展帶教和幫扶。俞濤校長表示,校老教協和關工委開展的青年教師帶教結對項目及學生幫扶項目與校園文化高度契合,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希望校老教協和關工委,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做出新的貢獻。
會上,陳力華副會長介紹了帶教工作背景、意義、首屆青年教師導師團取得的成績及本屆工作的設想。田信燦常務副主任介紹了學生學業導師工作背景、意義及工作設想。夏斯云會長對老教授及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工作希望。
【主題教育】校領導帶隊赴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調研
按照學校黨委主題教育工作安排和調查研究工作部署,日前,校長俞濤,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副校長王巖松、夏春明一行赴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開展專題調研。上海交大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金隼,上海市智能制造功能平臺總經理、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習俊通等陪同調研。校長辦公室、人事處、科研處、科技園、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調研期間,校領導一行參觀了智能制造平臺企業合作調試交付區,重點了解了共性技術方面的研發成果、應用案例以及孵化項目公司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等。
座談會上,金隼院長詳細介紹了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的政策保障、創新模式、實施路徑和未來思考。習俊通總經理重點介紹了平臺的組織架構、研發布局、創新機制、成功案例和未來展望。校領導一行結合調研主題,圍繞高??萍汲晒D化、科技人才政策優化、科研產業融合發展、教育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是上海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而設立的首批5個功能型平臺之一,肩負著上海市科技創新“四梁八柱”工程之智能制造板塊技術研發與轉化的戰略發展任務,是上海市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發與轉化的先導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此次調研聚焦事關學校高質量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問題,對我校建設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借鑒。
第三版
系統謀劃推進學生思政工作
5月5日,學校在國創學院VR實驗中心召開學工條線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推進會。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指出,學工條線要系統謀劃思政工作的內涵式發展,通過多校區一體化,大中小一體化,本??粕?、研究生一體化落實主題教育,突出重點、突出實效,形成學校的特色模式。針對學工條線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工作提出要求:組織開展好“大聯學”,組織開展好“大聯講”,組織開展好“大聯創”,組織開展好“大聯賽”,組織開展好學生工作團隊“大聯思”“大聯改”,通過調研發展學生工作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革,持續推進學生思想政治穩定工作。
會上,呂寧處長圍繞主題教育要求對下一階段學生工作要點進行部署。團委書記陳翼然、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王東陽、學生工作部(處)副部(處)長繆琳結合主題教育內容布置相關條塊工作。學生工作部(處)副處長朱良博圍繞方案基本構思、主要內容和任務分工介紹我校組織大學生群體實施“學習立德”計劃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實施方案。
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強、紡織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謝志霞、藝術設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黃中子分別聚焦主題教育總要求,結合學院實際與特色,匯報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各學院學生工作副書記就本學院主題教育實施方案作交流匯報。此外,為了進一步發揮主題教育的實效,深化學生的經常性教育,本次會上各學院對學風建設主題教育月情況進行了互檢互查,各學院圍繞“以教育立學風、以活動促學風、以交流育學風、以督導正學風”四塊內容,將學院開展學風建設的舉措和成效繪制成冊進行展示,在互檢互查中糾促整改、比學趕超。
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為學工條線系統推進主題教育指明了方向。學校將高標準高質量抓好主題教育,推動學生工作再上新臺階。(徐一情)
強化理論學習指導實際工作
學校各二級黨組織,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通過強化理論學習,堅持聯系實際、立足崗位,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馬克思主義學院:構建特色學科體系
5月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干部讀書班,黨總支副書記、院長劉志欣領學“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他談到,一是要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共性與特性問題;二是要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三是要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在主題教育中,馬院教師一定要先學一步、學深一步,要精讀、也要研讀,要將學習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研究宣傳理論工作,為構建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緊密結合實際工作
5月5日上午,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召開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范君暉書記對學院開展好主題教育提了兩點要求:一是要利用好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加強學習,創新形式,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二是主題教育學習要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學生支部可結合畢業生黨員離校教育共同開展。李媛媛院長以“學習黨章歷次制定修正具體內容解讀二十大對黨章作出的修正”為題領學,從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到黨的十九大對黨章的歷次制定及修正的主要內容作了領學,并對黨的二十大對黨章作了哪些修改進行了詳細講解。
化學化工學院:推動高質量發展
5月6日上午,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宋勤健主持讀書班,并以《從百年黨章的演進看黨的初心使命》為題,領學《中國共產黨章程》。他強調,要把黨章學深悟透,使之真正成為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標準,成為指導黨的工作、黨內活動、黨的建設的根本依據。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金果表示,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黨章,并以學習成果指導學院實際工作,推動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注重高水平人才培養
5月4日,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讀書班啟動,學院黨委書記萬慧琳主持并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她針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篇章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內涵、目的意義以及著力點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闡釋并交流了學習體會。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志鋼表示,要在深入學習、把握和落實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學院人才培養的質量,著重把握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進一步推動建設高水平現代產業學院。(綜合)
深入調查研究走進一線破解難題
撲下身子、沉到學校各條線工作的第一線,掌握師生的真實情況,在調查研究中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學校各二級黨組織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提高履職本領、增強責任擔當。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助力申博沖刺
5月6日下午,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研討會。學院黨委書記虞蓉提出,一是打造品牌效應,提升影響力;二是具有問題導向意識,突破重點難題;三是善于學習與總結經驗,樹牢典型。學院堅持“問題導向、邊學邊做、務實真做”原則,突出實踐導向、講求實踐特色,緊扣學校和學院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教學研究型學院,助力學院申博沖刺任務、“十四五”規劃等重點任務,立足特色做貢獻,積極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
退休教工黨委:激勵離崗不離黨
日前,退休教工黨委召開離退休黨建工作調研會。各退休教工黨支部書記結合自身支部特點,進行了交流討論,提出根據黨員年事高、健康狀況差等特點,改變支部活動的方式,增加離退休黨支部活動的靈活性;加強支委班子隊伍建設,要將年紀輕、黨性強、有奉獻精神的新退休的老同志充實到隊伍中來;激勵引導退休黨員干部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進一步增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戰斗力;從離退休的實際出發,健全完善支部工作制度,使黨的組織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上提升一個高度。
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夯實安全管理
5月6日,在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張志剛處長帶領下,部門一行7人赴東華大學資產管理處調研交流。雙方結合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研學,并深入討論問題產生的根源和解決辦法,將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進行融會貫通。本次調查研究旨在推動主題教育走實走深,與兄弟院校進行深層次聯學共建,強化交流溝通,緊密結合實際工作,突破思維定式,不斷夯實實驗室安全管理,以“實”字貫穿始終,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繼教產業聯合黨總支:深化機制改革
日前,繼教產業聯合黨總支、資產處、大學科技園赴上海大學調研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工作。雙方就校屬企業運營管理、科技園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了深入交流。此次走訪交流針對我校校屬企業機構改革中突出難點問題進行專項調研,是扎實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良好舉措,繼教產業聯合黨總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以推動校屬企業改革目標為牽引,以解決校屬企業改革中突出難點問題為抓手,有的放矢,精準發力,破解校屬企業改革發展中的瓶頸難題,以推動改革任務落實落地的工作成效來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綜合)
第四版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鄧勝祥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俄羅斯自然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RAEN)官網公布了新當選院士名單,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鄧勝祥教授通過院士推薦、形式審查、材料審核、答辯、學部選舉、主席團審議等流程,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長庫茲涅佐夫、執行副院長兼發展總經理博拉耶夫向鄧勝祥教授發來賀信,祝賀他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希望他為中俄兩國的持續發展開展創造性和富有成效的科學和技術合作。
此次當選,標志著鄧勝祥教授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已達到國際頂尖水平,為我校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在鄧勝祥教授的帶領下,未來我校在能源開發、轉化利用、節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將會更加深入、更加廣泛,將為推動我國能源領域發展和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是聯合國認可的俄羅斯規模最大的科學院,成員均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和專家,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該院現有1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70余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30多名俄羅斯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及20余名其它科學院院士,其中外籍院士來自47個國家。
鄧勝祥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IF: 3.858) 客座主編、IEEE高級會員、國際權威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mbustion論文特邀評閱人Reviewer,多家國際期刊特邀撰稿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特聘專家,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儀表技術委員會委員。
鄧勝祥教授主要從事“碳達峰、碳中和”等節能減碳及新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研究。多年來,在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在國內外知名學術刊物及各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ESI高倍引論文1篇,SCI、EI收錄50余篇,參與編寫專著及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申請和授權專利17項,主持制定國家行業標準2項、省級地方標準5項。
方志軍教授榮獲“2022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表彰了2022年在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我校方志軍教授榮獲“2022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近年來,方志軍教授帶領團隊在“5G+智能視頻分析”“5G+智能制造”“5G+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產學研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方志軍教授將帶領團隊不斷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機制、新舉措,推動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為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政策環境,提升企業、產業和區域的創新能力貢獻示范引領作用。
據悉,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經科技部和國家科技獎勵辦批準設立,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我校牽頭的科技部重大項目順利完成課題五績效預評估
日前,我校牽頭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工業領域知識自動構建與推理決策技術及應用”項目在南京市舉行課題五“工業全產業鏈知識協同智能決策應用驗證”績效預評估會議。該重大項目圍繞航空、汽車、制藥等領域工業制造全產業鏈,形成智能制造決策方面的關鍵共性技術,建立范式表達、知識構建和自主推理決策協同反饋的新模型和方法。研制多業務領域的智能制造企業知識協同平臺,助力工業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
本次會議對課題五的工作進展進行總結,對課題的結題工作進行合理建議,推進項目結題工作。本次績效預評估會議專家組組長由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教授擔任,專家組成員包括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黎銘教授、國家杰青南京大學曹汛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陳謀教授。該課題負責人為冒澤慧教授,參與單位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員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姜斌教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李媛媛教授、趙曉麗副院長,高永彬副院長、楊淑群教授、馬亞杰教授、劉劍慰教授等。課題五在本體庫、知識模型、工業知識圖譜、決策模型和安全機制的基礎上,研制具備情景自適應知識抽取和推理功能的專業引擎;建立工業領域知識自動構建與推理決策的指標體系及測試方法,實現工業全產業鏈知識協同平臺,進行智能制造典型業務領域的應用驗證。
課題執行情況匯報人冒澤慧教授進行課題執行情況匯報,對課題項目的背景及相關技術、取得的成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展示了項目成果在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企業上的應用。
專家組一致認為課題五參與單位所承擔的分任務研究工作進展順利,組織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項目成果具有創新性、示范性、實用性,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達到了分任務既定目標,為我校牽頭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的結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校合作承擔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在京開題
4月23日下午,由浙江大學牽頭實施、我校工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承擔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托項目“中國工程教育戰略與改革路徑研究”開題研討會在浙江大學北京研究院順利舉行。
會上,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我校的各項目組負責人分別進行了開題匯報。
我校工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承擔了課題九的研究工作,題目是“我國職業教育中工程教育改革路徑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所王娟老師代表研究團隊作了匯報,王娟博士認為,我國職業教育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智能化等多重挑戰。圍繞當前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現狀,應科學審視職業教育中工程教育的戰略地位,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增強工程教育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創新工程教育育人模式;開展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探索,著力提升工程教育質量;切實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助力工程教育發展,同時應借鑒國際經驗和歷史經驗,探索中國特色職業教育中工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與會領導、專家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專家一致認為課題九的研究計劃合理、方法得當、工作進展順利,研究內容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該課題展示了近年來工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在職業教育領域良好的研究積累和沉淀,提升了學校在高教研究領域的影響力,也必將會為學校內涵式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陳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