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事,無小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將師生滿意度作為衡量主題教育成效的標尺,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優化成果回應師生關切,推動主題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業務流程再造:小切口入手,解決大問題
暑假期間,管理學院留校學生楊萍通過APP,給校園卡充了200元電費,“大熱天,不用再跑到充值點充費,實在太方便了。”她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其他留校學生。
為解決類似師生關注的系列小事,學校下了大功夫,成立工作專班,對校園行政業務流程再造工作進行整體布局,專班直接深入各職部門開展調研,解剖式調研各項流程的作用、依據、涉及部門、數據來源等問題。召開學生座談會8次,問題清單涉及10個部門,聚焦21項業務流程;舉辦教師座談會3次,問題清單涉及7個部門,聚焦17項業務流程;通過問卷調研、信訪投訴意見等梳理問題65個,聚焦18項業務流程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學校將各項服務流程中原有793個節點減少至609個,減少23%。將人事、教學、科研、研究生、學工、一卡通等數據采集到主數據池中,形成了校級數據管理平臺,對接一表通系統、一張表系統及其他各類管理系統,有效減少了數據重復填報的問題。像楊萍同學這樣,在寢室一鍵充卡的全流程線上辦理項目新增24個,師生還可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進行校園卡掛失、查詢消費記錄,大幅度提升了效率。
工程訓練升級:提升幸福感,增強獲得感
作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訓練中心每年承擔近7000人次的金工和電工基礎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和發展情況直接關系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更是工程訓練中心發展的“基本盤”。但是,近年來中心面臨實驗室老師緊缺、課程教學改革緩慢、實驗設備陳舊老化等問題,導致教師超負荷工作,周末上課是常態。工程訓練中心專題調研組直奔問題,開展13次調研,以提升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為目標,明確責任完成任務閉環,確保舉措落實落地可檢視有成效。
面對問題,班子成員積極向內向外匯聚智慧尋求對策,在學校各部門的支持下,在人才儲備方面,優化人員編制結構,實驗師招聘計劃全面啟動;在課程改革方面,實施“項目化、模塊化、小型化”課程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安排方案,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師生的“周末上課”問題;在設備升級方面,有序推進實驗設備更新換代,根據輕重緩急逐批報廢老舊設備,非金屬激光切割機和中走絲線切割機等先進設備已經投入到實驗教學工作中。
解決專業痛點:急難愁盼,當機立斷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扎實開展“走進一線破解難題”系列活動,堅持以師生為中心,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學院事業發展的“困難點”和師生的“關注點”變成“增長點”“幸福點”。
針對電子信息系提出的廣播電視工程專業建設問題,學院黨委通過調研,了解到因家長、學生和企業的認知偏差,入校后,學生對該專業的認同度不高,就業率始終處于較低水平。為更好地謀求專業發展,學院黨委深入基層,問計于師生。召開系室全體教師會議,征求專業發展意見,參與投票的33位教師中,18位認為要關停廣播電視工程專業,續招電子信息專業。學院黨委迅速啟動,召開專家論證會聽取意見。最終采納教師意見,自2023年實施。
原文鏈接:https://shanghai.eol.cn/shgd/202308/t20230803_2455552.shtml